养生达人

  • 阳证

    30。阳证身轻气高热,目睛了了面唇红,热烦口燥舌干渴,指甲红兮小便同。 【注】阳证,谓阳热之证也。不论三阴、三阳,凡见是证者,均为阳热有余也。阳主动,故身轻也。阳气盛,故气高而喘也…

    医宗金鉴 2020年12月13日
  • 里证

    29。里证宜下不大便,恶热潮热汗蒸蒸,燥干谵语满硬痛,便溏为虚不可攻。 【注】里证,谓热邪内结,不大便,恶热潮热,自汗蒸蒸,口燥舌干谵语,腹满硬痛也。阳明腑主里,故曰里证。里实者,…

    医宗金鉴 2020年12月13日
  • 表证

    28。表证宜汗太阳经,无汗发热恶寒风,头项强痛身体痛,若出自汗表虚明。 【注】表证,谓寒邪在表,无汗发热,恶寒恶风,头项强痛,身体痛也。太阳经主表,故曰表证。有是证无汗者,皆属表实…

    医宗金鉴 2020年12月13日
  • 汗下失宜致变坏证

    27。太阳三日已发汗,若吐若下若温针,不解致逆成坏证,观其脉证犯何经,难辨阴阳六经证,重困垂危莫可凭,惟用独参煎冷服,鼻上津津有汗生。 【注】太阳病三日,巳发汗不解,若吐,若下,若…

    医宗金鉴 2020年12月13日
  • 两感

    26。一日太阳少阴病,头痛口干渴而烦。二日阳明太阴病,满不欲食身热谵。三日少阳厥阴病,耳聋囊缩厥逆寒,水浆不入神昏冒,六日气尽命难全。 【注】两感者,脏腑表里同病也。一日,头痛、太…

    医宗金鉴 2020年12月13日
  • 少阴厥阴外热里寒脉证

    25。少阴里寒外热证,面赤身反不恶寒,厥痢清谷脉微绝,通脉四逆主之先,痢止参加脉不出,葱入面色赤炎炎,腹痛加芍咽桔梗,呕加圣药用姜鲜。 【注】少阴里寒外热之证,面赤不恶寒,格阳外热…

    医宗金鉴 2020年12月13日
  • 厥阴阳邪热脉证

    24。阳邪热厥厥而热,消渴热气撞心疼,烦满囊缩舌焦卷,便硬尚任大承攻,四逆不分四逆散,咳加姜味下痢同,悸加桂枝腹痛附,下重薤白秘尿苓。 【注】阳邪,谓厥阴邪从阳化之热证也。厥,谓手…

    医宗金鉴 2020年12月13日
  • 厥阴阴邪寒脉证

    23。厥阴阴邪微细厥,肤冷脏厥躁难安,囊缩舌短胎滑黑,四逆当归四逆先,少满痛厥姜萸入,蛔厥静而复时烦,得食而呕蛔闻臭,烦因蛔动乌梅圆。 【注】厥阴阴邪,谓邪从阴化之寒证也。微细,厥…

    医宗金鉴 2020年12月13日
  • 少阴太阳表里同病

    22。少阴脉沉反发热,麻黄附子细辛汤,若二三日无里证,减辛加草用之良。 【注】少阴病脉沉,为阴寒之证,当无热,今反发热,是兼有太阳表也。宜麻黄附子细辛汤,急温而散之。若二、三日热仍…

    医宗金鉴 2020年12月13日
  • 少阴阳邪热脉证

    21。少阴阳邪沉细数,口燥咽干大承汤,少阴心烦不得卧,黄连阿胶是主方。 【注】阳邪,谓少阴邪从阳化之热证也。少阴病但欲寐,阴邪则脉沉细无力,阳邪则脉加数而有力矣。始病即口燥咽干,水…

    医宗金鉴 2020年12月13日